一、單選題
1.教育形成自己相對獨立形態的標志是( )
A.家庭的出現
B.部落的形成
C.學校的出現
D.專業教師的出現
2.校風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 )文化的統一體,優良的校風是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和培養目標的集中體現,是培育優良學風、教風的保證。
A.社會
B.精神
C.人文
D.地方
3.斯皮爾曼的智力二因素中的“S因素”指( )
A.一般因素
B.特殊因素
C.先天因素
D.后天因素
4.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有效利用時間、創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設性的學習環境以及減少問題行為,而采取的組織教學、設計學習環境、處理課堂行為等一系列活動與措施。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其功能的是( )
A.控制功能
B.維持功能
C.促進功能
D.發展功能
5.教師運用復習導入、練習導入屬于( )
A.直接導入法
B.銜接導入法
C.審題導入法
D.激疑導入法
二、判斷題
1.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
2.“教師專業發展”理念與“在職培訓”理念相比較,“教師專業發展”理念更加強調過程性和實踐性兩方面的理念。過程性理念意為,教師隨著環境變遷和新職責的賦予,持續發展有效專業實踐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實踐性理念意為,教師專業發展所提升的知識和技能,必須在已有基礎上更大程度地直接與教師面對的現實問題相關。( )
3.心理學源于哲學。( )
4.“沒有查出病就是健康”的觀點實質上忽視了人的心理健康。( )
5.教師職業道德高低的試金石是教書育人。( )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C【解析】學校教育使教育從社會活動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形態。學校的出現意味著人類正規教育制度的誕生,是人類教育文明發展的一個質的飛躍。
2.B【解析】校風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一體,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
3.B【解析】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認為,智力包括兩種因素:一般因素(即G因素)和特殊因素(即S因素)。
4.A【解析】課堂管理的功能主要體現在:(1)維持功能;(2)促進功能;(3)發展功能。
5.B【解析】銜接導入法主要是根據教學內容或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找準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以舊引新或溫故知新導入新課的方法。常用的復習導入和練習導入等均可歸入此類。(具體內容參看魏飴、張天曉主編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
二、判斷題
1.√【解析】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能夠通過教材和刊物等宣傳一定的思想、造成一定的輿論,藉以影響群眾,為一定的政治經濟服務。
2.√【解析】教師專業發展具體說來包含“過程性”與“實踐性”兩個理念。過程性意為,專業發展包括教師從職前教育開始并貫穿入職教育與在職培訓的整個職業生涯,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教師隨著環境變遷和新職責的賦予,持續地發展有效專業實踐必需的知識與技能;而實踐性則意為,教師專業發展所提升的知識與技能,必須在已有基礎上更大程度地直接與教師面對的真實問題相關。
3.√【解析】心理學思想的發展長期寓于西方哲學中,哲學是科學心理學產生的淵源。心理學思想在哲學母體中孕育了兩千多年,直到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心理學才擺脫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4.√【解析】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應包括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等。但實質上,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都可歸于心理健康的范疇,即我們可以將健康歸結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沒有查出病”指的是生理健康,實質上忽視了心理上的健康。
5.×【解析】熱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是教師職業道德高低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