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就讀于蘇州某中學的王同學,上音樂課時因自言自語被音樂老師用封箱膠帶施以“封嘴”半節課的懲罰。下列關于該音樂老師課堂問題處理方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老師沒有顧及王同學的自尊及人格
B.該老師應對王同學的行為進行批評訓斥,而不應該以“封嘴”懲罰
C.該老師應激勵王同學與其他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堂行為
D.該老師應及時尋找王同學自言自語的原因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屬于( )
A.教育行政法規
B.教育基本法
C.教育單行法律
D.教育規章
3.幼兒教師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都要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這是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 )標準。
A.富有時代精神的教育觀
B.集體主義的價值觀
C.全方位發展的知識觀
D.為人師表的行為舉止觀
4.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核電站發電——核能轉化為電能
B.電飯鍋燒飯——電能轉化為內能
C.熱機工作——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D.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5.慶豐包子:簡樸( )
A.太陽:黑暗
B.藏羚羊:保護動物
C.鴿子:和平
D.黃連:中藥
二、材料分析題
材料:
在愚人節那天,正當老師很投入地講解教學內容時,突然注意到幾個學生竟然在傳紙條,就下去把紙條收了。當時,老師拿著紙條,心里非常生氣,沖動之下,想狠狠地批評他們。但多年的經驗告訴老師不能沖動,細一思量,便微笑著說:“今天是愚人節,同學們也想給老師一份特別的禮物吧!謝謝了。但課時比較緊,你們也不要因此分心,讓我們繼續先上好課,課后有時間我們再討論。”
問題:請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材料中教師的教學行為。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解析】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尊重的課堂環境以及和諧、寬容、尊師愛生的師生關系,減少懲罰和批評。
2.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規定義務教育方面的規范性文件,所以屬于教育單行法律。
3.D【解析】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各個方面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故選D。
4.C【解析】熱機工作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C項錯誤。
5.C【解析】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本題考查的是象征義,“慶豐包子”象征“簡樸”,二者是象征義的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中“太陽”象征“光明”,選項中為“黑暗”,與題干關系不符;B項中“藏羚羊”屬于“保護動物”,兩者屬于種屬關系;C項中“鴿子”象征“和平”,二者為象征關系,與題干一致;D項中“黃連”屬于“中藥”,兩者屬于種屬關系。故正確答案為C。
二、材料分析題
材料中教師的做法非常機智,符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值得學習。
首先,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發展的促進者。材料中的老師發現有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課而傳紙條時,沒有對學生狠狠地批評,而是幽默化解,引導學生將心思收回到課堂,體現了引導者的角色。而這種及時捕捉思想教育契機,強化學生自我教育意識的舉動,在此時此刻,對維護學生心理平衡顯然是很重要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會使自己的學生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可信,帶給教師自己的是一種寬容的心境,最重要的是由寬容帶來的幸福及成功的體驗,也有助于融洽師生關系的構建。
其次,教師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材料中的老師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能夠通過思考,及時調整自己,用一種很好的方法化解了課堂危機,體現了教師反思者的角色。
最后,這種處理課堂危機的方式,不僅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維護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更會使學生加深對當時所學知識的理解,給了犯錯學生“面子”,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