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1)學習的實質是觀察學習。班杜拉以兒童的社會行為習得為研究對象,形成了其關于學習的基本思路,即觀察學習是人的學習最重要的形式。班杜拉認為,學習是個體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結果的觀察,從而獲得某些新的行為反應或已有的行為反應得到修正的過程。
(2)班杜拉總結了影響學習的三類因素:環境(資源、行動結果、他人與物理條件)、個體(信念、期望、態度與知識)和行為(個體行動、選擇和言語表述)。他認為這三類因素互為因果,每兩者之間都具有雙向的互動和決定關系,因此,這一理論又被稱為三元交互作用論。
(3)班杜拉把觀察學習的過程分為注意、保持、復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4)班杜拉將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強化、自我強化。
(5)班杜拉分析了觀察學習的五種效應,即習得效應、抑制效應與去抑制效應、反應促進效應、環境加強效應、情緒喚醒功能。
12、簡述學生學習的主要特點。
(1)接受學習是學習的主要形式,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組織性;
(2)學習過程是主動構建過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風格性,是師生互動的過程;
(3)學習內容以系統學習人類的間接知識經驗為主,具有間接性;
(4)學習目標具有全面性、多重目的性;
(5)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